• 钢铁工业能源需求的预测

    蒋汉华,程明懿

    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都在编制能量平衡表,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原始数据。如何充分利用此表提供各种有用信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的就是利用钢铁行业或企业能量平衡表建立相应能源预测模型的相关问题。

    1988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钢铁工业能源需求的预测

    蒋汉华,程明懿

    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都在编制能量平衡表,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原始数据。如何充分利用此表提供各种有用信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的就是利用钢铁行业或企业能量平衡表建立相应能源预测模型的相关问题。

    1988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关于小块焦炭与炉料混装入炉选择性气化反应的研究

    孔令坛,杨天钧,高小强

    对小块焦炭与炉料混装入炉选择性气化反应进行的研究表明:焦炭与CO_2的气化反应趋于在颗粒表层进行,粒度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小焦的选择性气化在于小焦有参加直接还原的有利条件,小焦能更多地吸附碱金属以及小焦有较高的反应性。碱金属在低温区对小焦选择性气化产生较大影响,高温下小焦作用增强。

    1988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关于小块焦炭与炉料混装入炉选择性气化反应的研究

    孔令坛,杨天钧,高小强

    对小块焦炭与炉料混装入炉选择性气化反应进行的研究表明:焦炭与CO_2的气化反应趋于在颗粒表层进行,粒度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小焦的选择性气化在于小焦有参加直接还原的有利条件,小焦能更多地吸附碱金属以及小焦有较高的反应性。碱金属在低温区对小焦选择性气化产生较大影响,高温下小焦作用增强。

    1988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高锰钢的节能生产法——利用高温铸件进行水韧处理

    茅洪祥,李桂芳

    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高锰钢生产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高温铸件余热直接进行水韧处理的高锰钢生产新工艺。经实际应用确认,新工艺不但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1988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高锰钢的节能生产法——利用高温铸件进行水韧处理

    茅洪祥,李桂芳

    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高锰钢生产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高温铸件余热直接进行水韧处理的高锰钢生产新工艺。经实际应用确认,新工艺不但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1988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工频感应熔炼炉的节能分析

    於莉娟

    在介绍了工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和它的能耗测定的基础上,详细地由耗能途径分析了挖掘节能潜力的5个方面.

    1988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工频感应熔炼炉的节能分析

    於莉娟

    在介绍了工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和它的能耗测定的基础上,详细地由耗能途径分析了挖掘节能潜力的5个方面.

    1988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高压聚乙烯塑料球在铜电解中的节能作用

    田家瑞

    铜电解槽液面散热损失约占总热损失的60~70%,减少它的散热损失,是降低我国(?)电解蒸汽消耗的措施,文中介绍的就是用高压聚乙烯塑料球作液面保温从而使蒸汽消耗降低20~30%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

    1988年03期 18-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高压聚乙烯塑料球在铜电解中的节能作用

    田家瑞

    铜电解槽液面散热损失约占总热损失的60~70%,减少它的散热损失,是降低我国(?)电解蒸汽消耗的措施,文中介绍的就是用高压聚乙烯塑料球作液面保温从而使蒸汽消耗降低20~30%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

    1988年03期 18-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步进式炉钢坯最佳间距的计算方法

    徐春柏,李曙光,陈国路

    主要阐述了步进式炉(或环形炉)钢坯最佳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框图与部分计算结果。从现场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此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使步进式炉获得最大的热效率。

    1988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步进式炉钢坯最佳间距的计算方法

    徐春柏,李曙光,陈国路

    主要阐述了步进式炉(或环形炉)钢坯最佳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框图与部分计算结果。从现场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此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使步进式炉获得最大的热效率。

    1988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SZP10-13型水管锅炉的改造

    王德祖,陈荣富

    介绍了凌钢为使用劣质煤和确保生产,生活用汽,将原有的2台SZP10-13型水管锅炉改造为SSF10-13型双床沸腾炉的情况。

    1988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SZP10-13型水管锅炉的改造

    王德祖,陈荣富

    介绍了凌钢为使用劣质煤和确保生产,生活用汽,将原有的2台SZP10-13型水管锅炉改造为SSF10-13型双床沸腾炉的情况。

    1988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新型保温材料——岩棉的使用效果

    徐国虎

    <正> 马钢焦化厂焦油车间在工业萘系统中修保温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提供的资料,采用目前正在国内推广试用的新型保温材料——岩棉,以取代原计划采用的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经过几个生产周期的实际标定,初步认为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保温材料的选用与比较 本着“厉行节约、确保生产、提高效益”的原则,对各种保温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将可选用的保温材料主要特性参数列表对比(表1);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将过

    1988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新型保温材料——岩棉的使用效果

    徐国虎

    <正> 马钢焦化厂焦油车间在工业萘系统中修保温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提供的资料,采用目前正在国内推广试用的新型保温材料——岩棉,以取代原计划采用的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经过几个生产周期的实际标定,初步认为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保温材料的选用与比较 本着“厉行节约、确保生产、提高效益”的原则,对各种保温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将可选用的保温材料主要特性参数列表对比(表1);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将过

    1988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向冶金熔池中心底吹惰性气体的两相流流场

    郭鸿志,冯旭

    为了适应浸入式喷嘴(风眼、多孔物)喷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前人研究熔池中气体喷吹现象的基础上,采用二维两相流均流模型,对喷吹冶金熔池的两相流进行了研究。

    1988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向冶金熔池中心底吹惰性气体的两相流流场

    郭鸿志,冯旭

    为了适应浸入式喷嘴(风眼、多孔物)喷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前人研究熔池中气体喷吹现象的基础上,采用二维两相流均流模型,对喷吹冶金熔池的两相流进行了研究。

    1988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镇静钢锭凝固过程数学模型

    杨泽宽,崔巍

    介绍了作者为从理论上定量地确定CQ超轻质帽口,DF保护渣和蛭石防缩剂“三位一体”浇钢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建立的镇静钢锭凝固过程二雏柱坐标数学模型及其特点。该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表明,其准确性是较高的。

    1988年03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镇静钢锭凝固过程数学模型

    杨泽宽,崔巍

    介绍了作者为从理论上定量地确定CQ超轻质帽口,DF保护渣和蛭石防缩剂“三位一体”浇钢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建立的镇静钢锭凝固过程二雏柱坐标数学模型及其特点。该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表明,其准确性是较高的。

    1988年03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乳化重油的燃烧及其火焰特性

    邓国昌

    根据鞍钢平炉30多年使用重油炼钢的感性认识,研究了一颗油粒和喷射雾化油粒群的燃烧,进而从平炉炼钢对火焰要求出发,与无水重油炼钢火焰比较的角度,详细地研究了乳化重油的火焰特性。

    1988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乳化重油的燃烧及其火焰特性

    邓国昌

    根据鞍钢平炉30多年使用重油炼钢的感性认识,研究了一颗油粒和喷射雾化油粒群的燃烧,进而从平炉炼钢对火焰要求出发,与无水重油炼钢火焰比较的角度,详细地研究了乳化重油的火焰特性。

    1988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流化床内煤气的燃烧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

    王立,倪学梓,冯旭

    通过液化石油气在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固体粒子特性对流化床的温度水平和温度分布以及床层内燃烧区高度和气氛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空气系数α和流化数N的调节范围与燃烧区高度之间的关系。为燃烧煤气流化床的设计,预测和自动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1988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流化床内煤气的燃烧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

    王立,倪学梓,冯旭

    通过液化石油气在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固体粒子特性对流化床的温度水平和温度分布以及床层内燃烧区高度和气氛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空气系数α和流化数N的调节范围与燃烧区高度之间的关系。为燃烧煤气流化床的设计,预测和自动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1988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煤粉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

    李旭坚

    介绍了该厂粉煤加热炉采用箱式换热器、夹层烟道和颗粒除尘器等组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情况。

    1988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煤粉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

    李旭坚

    介绍了该厂粉煤加热炉采用箱式换热器、夹层烟道和颗粒除尘器等组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情况。

    1988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锻锤乏汽的余热回收

    成丁发,芮火俊,卢士贤

    钢铁企业锻钢车间,仍广泛使用蒸汽锻锤。其热能利用率只有10%左右,90%左右的热能随着乏汽跑掉了。本文介绍的是无锡钢铁厂采用直接喷淋混合加热回收锻锤乏汽余热的系统和试运行的情况。

    1988年03期 45-4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锻锤乏汽的余热回收

    成丁发,芮火俊,卢士贤

    钢铁企业锻钢车间,仍广泛使用蒸汽锻锤。其热能利用率只有10%左右,90%左右的热能随着乏汽跑掉了。本文介绍的是无锡钢铁厂采用直接喷淋混合加热回收锻锤乏汽余热的系统和试运行的情况。

    1988年03期 45-4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工厂∞形循环余热回收工艺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范德福

    介绍了回收与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业炉高低位余热资源一起回收的∞形循环余热回收工艺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此回收流程的工艺原理、系统实际举例,以及在工厂的总体规划等。

    1988年03期 47-4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工厂∞形循环余热回收工艺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范德福

    介绍了回收与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业炉高低位余热资源一起回收的∞形循环余热回收工艺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此回收流程的工艺原理、系统实际举例,以及在工厂的总体规划等。

    1988年03期 47-4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电价制度与节约用电

    陈玉光,陈乃一

    论述了电价制度与节约用电的关系,并以公司一个铁矿的实例,说明不按用户自备受电设备容量而按最大需求量计收基本电费,是有利于调动企业节能积极性的合理电价制度.

    1988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电价制度与节约用电

    陈玉光,陈乃一

    论述了电价制度与节约用电的关系,并以公司一个铁矿的实例,说明不按用户自备受电设备容量而按最大需求量计收基本电费,是有利于调动企业节能积极性的合理电价制度.

    1988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集散控制系统在板坯燃油加热炉上的应用

    张天勇

    介绍了在板坯燃油加热炉上使用的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思想,设备选型和实际运行的情况。生产使用表明,该国产化系统硬件配置合理,且稳定可靠,软件的编制与开发符合加热炉工艺的需要,达到了提高质量,减少烧损和降低油耗的目的。

    1988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集散控制系统在板坯燃油加热炉上的应用

    张天勇

    介绍了在板坯燃油加热炉上使用的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思想,设备选型和实际运行的情况。生产使用表明,该国产化系统硬件配置合理,且稳定可靠,软件的编制与开发符合加热炉工艺的需要,达到了提高质量,减少烧损和降低油耗的目的。

    1988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低压焦炉煤气氧燃枪和偏流中心水冷氧枪的开发

    王元增

    偏流中心水冷氧枪和低压焦炉煤气氧燃枪是国内新技术,联合使用可使电弧炉电耗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显著。

    1988年03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低压焦炉煤气氧燃枪和偏流中心水冷氧枪的开发

    王元增

    偏流中心水冷氧枪和低压焦炉煤气氧燃枪是国内新技术,联合使用可使电弧炉电耗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显著。

    1988年03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新型顶燃式热风炉的拟定与研究

    Я.П.Калугин,央涌

    <正> 在当代高炉熔炼工艺下,把鼓风温度提高到1400℃或更高,在经济上是有好处的。鼓风温度的进一步提高,要求拟定新结构的高风温热风炉。这方面的主要途径,看来是消除高燃烧室所固有的缺点和创建无竖风道型的顶燃式热风炉。 创建无竖风道型热风炉的工作很早就开始了,而且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此项工作。对这种热风炉提出了许多结构,大体可分为2类:一类是把单个烧嘴和预燃室布置在拱顶之上,另一类是把烧嘴布置在拱顶的侧向和

    1988年03期 60-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新型顶燃式热风炉的拟定与研究

    Я.П.Калугин,央涌

    <正> 在当代高炉熔炼工艺下,把鼓风温度提高到1400℃或更高,在经济上是有好处的。鼓风温度的进一步提高,要求拟定新结构的高风温热风炉。这方面的主要途径,看来是消除高燃烧室所固有的缺点和创建无竖风道型的顶燃式热风炉。 创建无竖风道型热风炉的工作很早就开始了,而且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此项工作。对这种热风炉提出了许多结构,大体可分为2类:一类是把单个烧嘴和预燃室布置在拱顶之上,另一类是把烧嘴布置在拱顶的侧向和

    1988年03期 60-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在新炉设计中采用陶瓷纤维加热板

    杨晓音

    <正> 一台有特种用途的炉子在改造设计中,采用了嵌有新型大间距波纹电热元件的陶瓷纤维加热板。这些加热板使用的电热丝是Watlow电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Columbie MO厂在采用上述加热板改造后的炉子内进行了试验加热(图1)。在加热过程中,陶瓷纤维板的使用,使炉子得以在直至1204℃的温度下周期性工作,并取得了降低能耗,减少占地面积的效果,并使炉子具有最佳的性能和控制特性。

    1988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在新炉设计中采用陶瓷纤维加热板

    杨晓音

    <正> 一台有特种用途的炉子在改造设计中,采用了嵌有新型大间距波纹电热元件的陶瓷纤维加热板。这些加热板使用的电热丝是Watlow电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Columbie MO厂在采用上述加热板改造后的炉子内进行了试验加热(图1)。在加热过程中,陶瓷纤维板的使用,使炉子得以在直至1204℃的温度下周期性工作,并取得了降低能耗,减少占地面积的效果,并使炉子具有最佳的性能和控制特性。

    1988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用焦炭冶炼耐蚀钢

    粤梅

    <正> 当用电炉废钢法在氧化期吹氧冶炼耐蚀钢时,为降低氧化期的合金元素烧损,使用铝、硅和碳对炉渣进行脱氧。热力学的分析表明,碳在用氧喷吹耐蚀钢的温度下,具有很高的还原能力,同时碳的单耗较硅、铝低,渣比很小,成本也低。 《》和MK共同拟定和试验了在熔炼氧化期利用焦炭还原剂冶炼耐蚀钢的工艺。为消除偶然因素对熔炼指标的影响以及客观地比较它们,用试验熔炼工艺和现在使用的工艺进行了耐蚀钢的冶炼(见表)。

    1988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用焦炭冶炼耐蚀钢

    粤梅

    <正> 当用电炉废钢法在氧化期吹氧冶炼耐蚀钢时,为降低氧化期的合金元素烧损,使用铝、硅和碳对炉渣进行脱氧。热力学的分析表明,碳在用氧喷吹耐蚀钢的温度下,具有很高的还原能力,同时碳的单耗较硅、铝低,渣比很小,成本也低。 《》和MK共同拟定和试验了在熔炼氧化期利用焦炭还原剂冶炼耐蚀钢的工艺。为消除偶然因素对熔炼指标的影响以及客观地比较它们,用试验熔炼工艺和现在使用的工艺进行了耐蚀钢的冶炼(见表)。

    1988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文摘

    <正> 利用焦炉排热的煤炭调湿装置——(和栗等)工业加热,1987,№4,39~52(日文) 炼焦用煤,常年堆放在露天场地,因此所含水分受气候的影响波动很大。这已成为焦炉操作中的最大问题。本文介绍了煤料湿度控制技术的开发历程,设备概况以及运转结果。在新日铁大分厂的1、2号焦炉上,安装了利用焦炉回收排热对煤料进行调湿的装置。该装置从1983年9月开工以来,一直在顺利运转,已荣获昭和1986年优秀节能设备奖。从煤炭物性的基础调查来看,适应现有设备

    1988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文摘

    <正> 利用焦炉排热的煤炭调湿装置——(和栗等)工业加热,1987,№4,39~52(日文) 炼焦用煤,常年堆放在露天场地,因此所含水分受气候的影响波动很大。这已成为焦炉操作中的最大问题。本文介绍了煤料湿度控制技术的开发历程,设备概况以及运转结果。在新日铁大分厂的1、2号焦炉上,安装了利用焦炉回收排热对煤料进行调湿的装置。该装置从1983年9月开工以来,一直在顺利运转,已荣获昭和1986年优秀节能设备奖。从煤炭物性的基础调查来看,适应现有设备

    1988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