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钢;赵鹏;顾爱军;孙晨利;
宣钢1、2号高炉热风炉及烧结机原来使用高炉煤气,由于西区高炉煤气用户多,难以实现煤气平衡。为了提高热风炉风温、改善烧结矿质量,掺烧焦炉煤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7年01期 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王朝晖;郭卓团;汪进刚;
介绍了全干法布袋除尘在包钢4高炉煤气净化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总结了使用干法布袋除尘后节能降耗和环保的效果及收益,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等。
2007年01期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司新国;靳伟;张玉柱;李振国;邢宏伟;韩志进;孟秀芹;王肖杰;
就港陆烧结厂几种配矿方案的烧结性能和冶金性能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港陆烧结原、燃料条件下,适量的配加印度矿粉并控制其碱度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007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陈丽;吕卫阳;朱甲兵;
集束氧枪是实现电弧炉炼钢强化用氧技术的主要工具,研究其优化用氧制度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根据某大型电弧炉炼钢用氧历史数据,运用模糊聚类算法对氧枪用氧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并建立了优化用氧规则表。
2007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牛珏;温治;王俊升;
中厚板无约束淬火主要采用上下集管圆形射流冲击冷却方式,使淬火钢板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得到冷却。本文通过建立单股圆形喷口紊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对单股射流冲击热钢板的射流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和自由液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冲击射流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及钢板表面的换热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不仅为钢板淬火过程的温度场模拟、热应力应变场模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换热边界条件,也为优化钢板淬火控冷工艺、保证钢板淬火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7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赵增武;李保卫;武文斐;李义科;陈伟鹏;苍大强;
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高温空气平焰燃烧的特点,并从火焰结构、能量利用与NOx排放等角度,与常规平焰燃烧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助燃空气预热来高效回收烟气余热,烟气再循环来获得低氧燃烧环境,减少NOx的生成与排放,在相同的加热能力与相同的NOx排放条件下,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可节能4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5%。
2007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杨守慧;冯俊小;郑海薇;
在对内配碳球团热风穿流干燥过程中热湿迁移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质量、能量平衡方程和传热方程,建立了单个球团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对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比较球团热质变化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证明此数学模型能够用来指导和预测实际的工业操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007年01期 24-2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杨治立;任廷志;朱光俊;常长志;
建立了80t转炉炉身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计算了不同石棉板厚度转炉炉身的温度场及应力场,结果表明,在炉役前期,炉壳表面节点的等效应力随石棉板厚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当石棉板厚度增加至25mm以后,等效应力在210MPa左右微小波动,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炉役后期的等效应力则平缓下降。
2007年01期 28-3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陈冠军;王连尉;胡雄光;
综述首秦一期1200m3高炉上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俄罗斯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通过仿真和冷态试验研究了其流场分布,并介绍其投产基本情况,为该技术推广应用和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2007年01期 31-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尹少武;王立;甘恢琪;宋洪科;陈俊宇;
设计了三种不同加热方式的高温电阻炉,即外壁加热、内芯加热和双重加热高温炉。介绍了电热元件的材料选取、尺寸确定,保温材料的选用,热电偶的选择与安装。分析了三种高温炉的耗电量、散热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比,内芯加热高温炉耗电量最低、使用寿命最长,双重加热高温炉升温速度最快,外壁加热高温炉的炉膛有效面积最大。
2007年01期 34-3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冯娜;夏德宏;余涛;侯英武;
针对固定床煤制气工艺中煤气热值低、气化强度低等固有的问题,研制开发了热风加压煤气化工艺,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应用。煤气发生炉应用热风加压煤制气工艺,提高了煤气发生炉的生产率和煤气热值,同时也解决了炉内高温结渣及焦油堵塞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07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肖寿仁;
概述了以氮化硅、赛隆和氧氮化硅作为结合相的SiC材料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能、生产工艺和应用情况,介绍了国内外这三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氮化物结合SiC材料的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07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丁毅;史德明;
马钢二铁总厂两台300m2烧结机,年产烧结矿约700万吨。两台烧结机的鼓风带式冷却机可产生395℃烟气约80万m3/h,直接排入大气。马钢通过建设烟气输送系统、余热锅炉、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系统和DCS集散控制系统及辅助设施等,成功回收这部分余热资源。
2007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薛士科;刘万;石风华;马艳丽;
从邯钢历年爆管事故统计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爆管原因,从而在管材的选用、排气系统的完善、水锤作用的消除、接口工艺的改进、温度应力的防止、施工质量的提高、给水管道的更新等方面提出了防止爆管的对策。
2007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张莉;王丽艳;张立静;郑泽华;
要获得高精度的板材质量,冷轧机系统必须有高精度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支持。深入研究了唐钢1650mm单机架可逆式冷带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控制特点、厚度控制方法及现场实际应用效果。
2007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2007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