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海雯;徐君;杨明;孙宏伟;
选取了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进行炼焦试验,控制炼焦终温在400~1100℃范围内,相隔一定温度进行一次试验,测定炼制的焦炭的显微组分,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炼焦终温的逐渐升高,焦炭光学组织指数OTI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逐渐变缓。说明在煤软化熔融形成小球体的阶段,对焦炭的显微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焦炭的质量。
2014年02期 v.3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张文成;
采用微观和宏观技术手段研究了焦炭质量特性,分析了在6m焦炉140t/h的条件下干熄焦与湿熄焦的质量差异。试验结果显示,干熄焦和湿熄焦相比,灰分略有升高,抗碎强度M40提高,耐磨强度M10降低,焦炭反应性CRI降低,而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干熄焦和湿熄焦之间灰成分无明显差异,干熄焦焦炭的气孔率比湿熄焦低,干熄焦焦炭的显微结构各项异性指数OTI提高。研究表明,气孔率和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是焦炭冷热强度变化的内在原因,其中焦炭气孔率变化达到8.8%,是引起焦炭反应后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4年02期 v.3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王广伟;张建良;左海滨;庞清海;
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研究粒径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煤粉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最大燃烧速率和平均燃烧速率增加,可燃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粒径减小可以有效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对比粒径对不同煤质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减小粒径对无烟煤燃烧性能的改善更具积极意义。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分析了粒径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煤粉燃烧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指前因子增加。
2014年02期 v.33 49-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