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 中国钢产量问题研究现状

    房鑫;杜涛;

    中国2012年粗钢产量7.1654亿t,增长3.1%,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再度引发人们对钢铁工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关注。国内的研究基本采用定性分析、建立理想化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拟合再反推钢产量等三种思路。该文对上述几种研究思路进行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2014年06期 v.33 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钢锭保温运输节能量计算方法与案例分析

    曹先常;王芳;

    针对热锭保温运输,结合EMC项目节能量计算难点,重点分析了钢锭保温运输节能量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得到各方的认可,为钢锭保温运输节能类项目采用EMC模式提供了节能量计算分析方法。

    2014年06期 v.3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工艺节能

热工理论

  • 氧枪喷头优化设计与应用

    李心灵;韩温军;杨广宇;

    采用水模实验对氧枪喷头的使用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对氧枪喷头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原氧枪相比,新氧枪在冶炼过程中体现了优越的冶炼效果,有效减少了喷溅,增大了冲击面积,化渣良好,同时缩短了吹炼时间,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2014年06期 v.3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基于CFD的喷吹气流对底吹炉熔池的搅拌作用

    蓝海鹏;温治;刘训良;苏福永;楼国锋;郝晓红;

    利用Fluent软件,以规格为Ф4.4×16.5m的底吹熔炼炉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选择VOF两相流模型对其氧枪吹氧过程和气液两相流在熔池中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7°氧枪比22°氧枪在熔池内形成旋流的对称性和完整性好,但搅拌作用较差,死区范围较大;底吹流量在10~50m3/h范围内,随着底吹流量增加,射流流股变得连续和集中,气体对熔池内液相搅拌作用增强,液面波动变大。

    2014年06期 v.33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炉窑热工

动态

燃烧技术

回收利用

  • 球团竖炉汽化冷却改造及饱和蒸汽发电的应用

    陈世然;陆在洋;

    介绍了在永钢集团竖炉生产球团过程中,将炉内水梁循环水冷改为汽化冷却,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用于发电的的工程实例。优化了生产冷却系统,提高了竖炉热稳定性,降低了用电量、耗水量,同时回收竖炉余热产生蒸汽用于发电,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2014年06期 v.3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焦炉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

    张建;

    焦化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该文介绍了焦炉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用以推动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

    2014年06期 v.3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的实践探索

    高文;贺书明;

    利用煤气自动分析仪,通过控制CO含量的回收条件,三通阀的转换时间,活动烟罩的升降,来延长煤气回收时间。通过控制喉口开度、V型水封水位、风机风量等,来增加煤气回收量。此外制定相应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联系制度,不仅可以促使钢产量和吨钢回收量逐渐增加,而且还能保证回收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2014年06期 v.3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环境保护

  • 颗粒层除尘实验装置的设计

    叶宇衡;张革;孙文强;蔡九菊;

    对除尘器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指出了颗粒层除尘器在高温烟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面的优势和前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种常温下可连续工作的颗粒层除尘实验装置。详述了加灰系统、送风系统和过滤系统三大部分的设计方案,并着重阐述了双开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讲解了实验装置连续自动清灰工作的过程。

    2014年06期 v.3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汉钢1号高炉矿焦槽及转运站除尘改造

    刘起;王勇纲;蔡屹;白云东;师月兴;

    分析了矿焦槽及转运站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矿焦槽槽上卸料小车、矿焦槽槽下、转运站内部、除尘管网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除尘效果。

    2014年06期 v.33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下载本期数据